关于方济各教宗爱的喜乐劝谕的反省
“爱的喜乐”是方济各教宗三月十九日在圣若瑟庆典中给教会的一个大礼物。该文件的核心是教宗的愿望:「给努力奋斗和困难中的家庭带来勇气、激励和协助(爱喜4)」。另外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在热烈庆祝慈悲圣年之际,我们大家是特别地蒙召来做恩典的标志和工具。基督徒生活的中心事物不是人的弱点,或是他无能去完美地完成他的使命,也不是驮着他已经完成的善行与恶行包袱之过去;最重要的事是信仰的宣示,象伯多禄在耶稣面前公开宣称一样:你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我们刚做了这个宣示,也就是说我们坚信地对耶稣说,你是基督,你是默西亚,象伯多禄一样,我们发现天主对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伟大的计划。
谁习惯于根据一个法典,一个法律去面对情况、事件、人们,就不能理解天主的面容是慈爱。天主圣言、圣经的解释标准应该是人的好处。而谁把这个标准作为遵守教规的一个学说,一个法律,那么这些人就冒着有似他们眼前有层纱的危险,妨碍他们发现天主对人类的爱的计划。正如同“福音的喜乐”(福喜)中标题上已经提到的愉快、平静、喜乐。对教宗来说,喜乐是一个精神层面,而且也是一个基本要素:「福音的喜乐源于耶稣,凡与祂相知相遇的人,其心灵和生命必充满这喜乐(福喜1)」我们很清楚喜乐是圣诞节一个很重要的圣经面貌,且是一个所谓的耶稣童年福音史上永远不变的注释:「我给你们报告一个为全民族的大喜讯(路2,10)」另外喜乐也是教会共融的目标,如圣史若望提醒我们的:「我对你们讲论了这些事,为使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内,使你们喜乐圆满无缺(若15,11)」。在这个建基于圣经并以信仰的目光看待世界而茁壮的喜乐层面上,教宗重拾起两届主教会议的工作,一是非常的,一是常规的,对真正的事实进行分析,不怕用事物的真名来称呼它们,并谈论人们和家庭的具体生活。在这个完全福音式的现实主义内,方济各教宗也提及我们周围的历史,同时引用历史人物,如马丁·路德·金、埃里希·费罗姆和迪特里希·潘霍华的见证。在民众、家庭和个人的历史中,一个愿支持爱的成长的牧灵服务是必须和紧要的:「这一切在长期成长的行程中实现。这个爱的那么特别的形式就是婚姻,它蒙召不断的成熟,因为在它上必须应用圣托马斯·阿奎纳有关仁爱所说的话:「仁爱因其本质的缘故,没有增长的限制,因为它是无止境仁爱的参与,这就是圣神(爱喜134)」。教宗又说我们要:「放下对人际关系的完美、意念的纯洁和一致性的奢望,因为我们只能在最终的王国内找到(爱喜325)」。
至于历史性和成熟的概念,教宗确认「不是所有的教义、伦理和牧灵上的讨论应该用教会训导的干预予以解决的(爱喜3)」。「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内能找到更本地化的解决方法,它注意到传统和当地的挑战。各种文化之间很不相同,每个一般原则都需要本地化,若要得到关注和实施的话(爱喜3)」。所以本土化的一个基础是这个教宗的劝谕阅读的重要关键。
宗座劝谕由九章构成,从第一章「在圣言光照下」就开始提供在天主圣言內的参照图。天主圣言中:「挤满着家庭、世代和家庭的爱情和危机故事(爱喜89)」,所以这不是进行一个抽象和理论性的工作,而是实现一个「手工作业(爱喜16)」。因此我们在第二章内会看到一个关于「事实和家庭挑战」的准确描述;教宗毅然决然地立即邀请我们「把脚钉在地上(爱喜6)」对移民家庭的悲剧、性别意识形态的问题、照顾残障人士、女人遭受暴力和其他各项真实和紧急的问题进行反思。
在第三章内教宗想协助解决上述的问题,以教会的训导来援助有关婚姻和家庭的问题,但有一个基本和不可或缺的前提:「把整个婚姻和家庭的教义放在福音传道kerigma的光照下。在家庭中和家庭面前应该经常重新回响起首次信仰的宣告,那个最美丽的、最大的、最有吸引力和同时是最需要的宣告(爱喜58)」作此许诺的原因是:「整个基督信徒的培育首先就是福音传道的深入认识(爱喜58)」。这个关于婚姻和家庭的教会教导定锚在福音传道中,可脱离那些原教旨主义和心硬者的一切危险,却反而把自己的反思奠基在人的法律和教规上。
第四章,描述着格前13,4-7的爱德颂,以抒情的语调,伴随真正的圣经颂读,谈到婚姻内的爱,但继续固守在健康的现实主义上:「不能给有限度的两个人这可怕的重担,必须以完美的方式重建存在于基督和他教会之间的结合,因为婚姻有如记号,暗示“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与天主的恩赐逐步融合逐渐前行”(爱喜122)」。第五章反省生殖力,同时扩大视野去看待有亲戚和朋友的家庭的复杂现实。
第六和第七章按照基督的心意对建立家庭的牧灵方式,子女的教育进行反思,但经常注意到具体和当地的情况:「各个团体应该制订更实用和有效的建议,要考虑到教会的训导和当地的需求及挑战(爱喜199)」。
方济各教宗意识到讲论各样脆弱处境的第八章,是关键性的一章,并因此一开始就立即提醒:「教会的工作经常像是一个野战医院的工作一样(爱喜291)」。教宗采取着基督徒婚姻的美丽和富饶清楚地说:「其他形式的结合根本与这个理想相矛盾,但有些形式至少以部分和类似的方式来实现(爱喜292)」。就是因此教会才:「在那些还没有或已经不符合它的婚姻教导的情况下,不缺少强调建设性元素的价值(爱喜292)」。在牧灵慈悲的逻辑内,也就是说在天主自己的心内,陪伴、分辨、整合这三个字不仅是本章,而且是整个文件,甚至是方济各教宗任职的特性描绘。
最后一章,第九个,描述家庭内的神修,「它由成千的真实和具体的行为所构成(爱喜315)」。「那些希望有深厚神修的人不应该觉得家庭使他们远离在圣神生活内的成长,但要感觉是天主为了把他们带到神秘结合的高峰所利用的一个路程(爱喜316)」。「喜悦的时刻、休闲或节日、甚至性别,都经验到逾越,犹如参与基督复活的完整生命一样(爱喜317)」。复活节是所有家庭灵修的高峰和泉源。
圣家祷文结束这个教宗的文件,它并未建议一个不存在的家庭理想,而是邀请我们在丰富和惊人的现实内,去寻找和找到慈悲天父的存在,经常注意到时期的征兆;以一个积极和欢乐的目光注视着时刻,一个有利于基督徒的幸福时刻,一个关键时刻,一个天主的礼物,一个超越空间的时刻,一个在它内能实现天主对人的计划的时刻。方济各教宗想天主的事请,并从他面前的事实开始祈祷。这个经验他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型和现代的城市身为牧者的使命内得以磨练,就是那个与耶稣同样的经验,探望弱小者、孩子们、穷人和罪人,他们喜悦地接受天主王国的好消息,但各时代的智者和博学士、经师和法利塞人却很难为了“喜讯”而喜悦,也许是因为他们认不出来。
教宗写说:「我们介绍了一个太抽象的婚姻神学理想,几乎是矫揉造作的,远离原样家庭的具体情况和真实的可能性。这个过分的理想化,尤其是在没有唤起我们信任恩宠之时,非但没有让婚姻更令人喜爱和有吸引力,反倒完全相反(爱喜36)」。方济各教宗也说:「有很长的时间我们认为只是坚持着教义、生命伦理和道德的问题,没有对恩典的开放给出理由,就已经足够地扶持家庭,巩固夫妇的关系和给他们共同的人生充满意义(爱喜37)」。在这一点上,方济各教宗把个人良知为中心的见解提到首要地位,并赋予价值:「我们也吃力地使教友们的良心拥有空间,他们在他们的局限中多次尽可能的给福音最好的回应,并在打破所有框架情况面前,能进行他们个人的分辨。我们蒙召是去建树良知,而不是自以为可取代它们(爱喜37)」。
教宗的劝谕继续提到梵二大公会议和”福音的喜乐“已表达的内容,它还标出一条与世界关系有关的很清楚的道路:「我们很多次以防御的态度采取行动,并增多对腐朽世界的攻击浪费了我们牧灵的能量,少有指出幸福道路的建议性能力。许多人没察觉教会有关婚姻和家庭的训导是耶稣的宣讲和态度的清晰体现,耶稣提出了一个苛求的理想,同时要求永远不要失去对脆弱者,如撒玛利亚妇人或淫妇的同情心,接近他们(爱喜38)」。方济各教宗以”爱的喜乐“去接近人的好处,他像一个有权威和深情的父亲一样来减轻人们的重担,并在众人面前成为一个不是墨守成规的,而是谦卑和温顺的榜样。在照顾的时候,而非在增加肩负重量之时,教会的权威才真正的贵重。
方济各教宗也智慧地采取圣母玛利亚的祈祷和天主婢女的谦卑:「在圣母玛利亚内心的宝库中,也有我们各个家庭所发生过的事,她体贴地保存所有一切(爱喜30)」。
我们认为这文件阅读的关键可能正是谦卑,圣母玛利亚和教宗的谦卑。
谦卑是什么?我们知道这个词是从拉丁文「腐植土」来的,也就是说充满腐烂物质的土壤,特别适合接受种子和使它发芽。我们的家庭失败,我们的错误,甚至我们的罪过-如果都被承认的话-能成为那个特别肥沃的土地,以便接受天主的礼物,经验天主的慈悲,并与他的慈悲,也就是说与他「怜悯穷人的心」相遇。
在福音中有人问耶稣:「那么,你行什么神迹给我们看,好叫我们信服你呢?你要行什么事呢?(若6,30)」耶稣回答说:「我就是生命的食粮」。只有一个征兆:我滋养。滋养是做天主做的事。判断则相反,是在人们的希望和尊严之内饥饿他们。
*由于”爱的喜乐“劝谕正式译文大约一年后才会出版,文章中引用文件部分,全是本网站自行翻译的;若有不逮,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