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第四主日讲道
于方济神父
天主降福正直的人,也降福不正直的人;祂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但是,祂也会把特殊的照顾赐予迷路之羊、被弃的石头和荡子。作为基督徒,作为天主子民的牧者,我们应该把这些事实牢记在心,它们会让人意识到我们总是需要不断的皈依。
主耶稣给我们见证了天主的父爱,是祂派遣了自己的儿子,以爱的标准重建了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也有迷路之羊、被弃的石头和荡子,他们都需要天父的照顾、关心和慈悲。在耶稣会的斯帕达罗(Spadaro)神父最近编辑的一本书中,教宗方济各回答一个孩子的问题时说到,天主是一位渴望所有人都能得救的父亲。
这个四旬期主日的福音再次让我们聆听著名的荡子回头比喻。悔改的意思不是让人成为荡子:而是让人克服存在于两个儿子身上,德行和罪过,以及内心和外表之间的对立,总之,要以爱来克服这一切。面对这种对立,只有那些有圣德的人才会超越自我,去与那个离开父亲,挥霍完所有财产的荡子相遇。在今天弥撒的读经二当中,圣保禄给我们解释的非常清楚:“所以谁若在基督内,他就是一个新受造物,旧的已成过去,看,都成了新的。这一切都是出于天主,他曾借基督使我们与他自己和好,并将这和好的职务赐给了我们:这就是说:天主在基督内使世界与自己和好,不再追究他们的过犯,且将和好的话放在我们的口中”。天主宽恕了我们,并使我们与他重新和好。因此,祂在期待我们去宽恕他人,这也应该成为我们自己的期望。圣保禄甚至把它称为是天主交托给我们每一个人“使命”。
为什么会这样理解悔改?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因。首先,我们每个人都同时处于福音中所提到的两个儿子的境遇中,任何人都不能幻想只有自己生活在圣德的境界中。第二个原因在于儿子的身份,这种身份不是来自个人的功德,但它确是一个事实,我们基督徒也相信这是天主白白的恩赐。因着祂的仁慈,我们都成了祂的子女。
第三个原因应该推动我们去接纳荡子,以及那些犯了错的人,原因很简单,因为耶稣这样做了。不是服从(尤其是形式上的)天主(常被误认为是主人)使人成为基督徒,而是相似耶稣,祂是仁慈的天父为了拯救我们而派遣到世上来的;衡量基督徒特质的不是诫命,而是真福八端。
让我们学会理解和接纳那些迷失的人。我们需要有勇气面对我们所谓的“德行”中的法利塞的自以为是和宗派的弊端,为了能够让人与人之间的兄弟友爱更加深入,我们需要以和好作为基础,就如圣保禄一样,从一个大罪人一变而成为外邦人的宗徒,这样的经验会鼓励我们去继续努力。
只是与罪人一起吃饭,然后就回到自己家里,这样做远远不够;只把福音当做行为的奇怪礼仪准则也不够:因为这是伪善。我们必须消除和好之路上的一切一切障碍,让天父之家真正成为每一个人的家,在那里没有一个人被丢弃。
荡子需要悔改修德行,而长子需要学习父亲的仁慈。天父希望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永远都不要停止这两种悔改。如果缺少了这些子女和兄弟中的任何一个,在天上和地下都不能举行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