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2017年世界和平日文告的标题是:“非暴力:一个缔造和平的政治风格”。自从先教宗保禄六世具有先知性的直觉,将每年元月一日建立为致力于和平的节日,已经过了几乎50年。
今年教宗使具体生活的“非暴力”“有如建造和平的策略”,成为整个文告运转的枢纽。我们就立即想起非暴力和平的伟大缔造者,如甘地、马丁•路德•金、圣德肋撒修女和纳尔逊•曼德拉,还有在如此棘手领域内付出努力的意大利激进党。
第一个暴力是眼光上的;为和平而工作并缔造和平,日复一日地学习以圣神的眼光来看世界,同时知道细查时代的标志。宿命论,不得上诉的定罪的判决,只是为隐藏摆脱,躲避在现实世界之外的方式。教宗方济各却挑战我们:要以和平工作者的风格建造社会与社区。
我们今天也清楚看到:战争的影响首先落在穷人身上。不过我们也看到福音信息的强烈,它没有被历史打败,一直能够有力地回响:“神贫的人是有福的,温良的人是有福的…”。穷人恢复希望,那么战争就原形毕露,显示出它全然不合理与无用。我们所处的这时代,不但有许多战争,而且也有许多没有被军阀打败和覆没的希望。
此外,我们置身在一部分世界必然衰落的处境中,该部分创造了历史,现在却使用武器,为的是使历史不改变。可是历史已经改变了,现在死亡的阴影覆盖着许多西方的天空,不是因为战争,而是因自我毁灭。未来要经过别的地方,通过被排斥者、寡妇,孤儿与穷人在世生活的那些地方;也就是说福音的类别,那些在军阀及其默然与富裕的共犯眼中毫无价值的人们。我们中没有任何人能置身于寻找和平的穷人所引发的真正革命之外。若要有效果,革命总要从私人领域开始,而私人与公共的区分,在这意义上是我们所继承的文化的一部分,是在书桌上想出的一个骗局。教宗方济各写说:“在人际关系,以及社会与国际关系内,我们要让仁爱和非暴力指导我们”。
我们要开始活出这个变化,同时要改变我们责任的私人空间。只有真福八端的人能缔造和平,并能自然地加入历史和平的大进程中。有权力、特权与意会大厅游说的人,永远是和平的异物,他们几乎没有体会到会成为战争的盟友。
当我要给非暴力取些名称,我把它叫做正义、尊重差异、和平、与公共益处。我说真福八端,这句话给这唯一真理多样的名称,耶稣是该真理的第一位证人。耶稣是非暴力的证人,这个有许多名称的非暴力,就是真福八端。
当一个人有权威、有个公司、有个指挥的职位,或当一个国家拥有资源时,不必用剑保护它们。耶稣向比拉多说:如果我的王国和你的一样,我的臣民已起来战斗了。用剑战斗是格杀,是只创造被打败而无胜利者的暴力。事实上我们的历史是条血河,它以没有剑就无法支撑王国为原则之名,所倾注的。这就是我们总是打战的原因。耶稣向伯多禄说“把你的剑放回原处”,否则道理永远会属于最强大、最暴力、最残忍和有最好武装的人。
当然有时候我们也要怕强大者和好的时候。我们永不能忘记和低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比拉多与黑落德王成了朋友,在祂受重创的身体上和好了。我们不必要求政治保护任何宗教;好多次听说,那位政客、那个政党,保卫天主教的价值。我们不必要求政治保护任何宗教,因为我们冒着使天主之家成为一个市场与盗贼巢穴的危险;甚至不是风险,几乎是肯定的事。
相反我们必须强烈要求政治,也就是这世界上的王国,来保护人类的尊严和自由,每个人的,特别是今天的移民和所有少数民族的尊严和自由。
所以我们要求世界各国领导人和好,那个真正的,不建立在穷人身上的和平。我们祈求一个不在贫民身上建造的和平。例如,一个预期军备继续上涨的和平,而令半个世界饿死,这不叫做和平。所以我们祈求和平的君王耶稣基督。该王权,由于教宗方济各巨大的努力,正在脱离君士坦丁王朝记忆的所有大氅和皇冠,这样它就如肥沃的种子建起一个非暴力的世界,在这世界内:“我们不需要炸弹与武器,以毁灭带来和平,我们只需要在一起,彼此相爱”(圣德肋撒修女,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