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常年期第七主日默想(撒前 二十六,2. 7-9. 12-13. 22-23、圣咏102、格前 十五,45-49、路 六,27-38)
鱼方济神父
我们的体系为要立得住经常必须鉴别敌人,几乎要制造敌人。在孩子的教育上这也真是如此。我们记得我们的长辈以贬义的方式来用“奥地利”这词的时候:他们曾说,若你不乖的话,我就去叫奥地利人过来。而后,我们以贬义的方式叫了黑人、共产主义人、今天或许是穆斯林人。
福音里首次施教就是有关那敌人的观念:没有敌人,只有人们。圣保禄在读经二里提醒我们,有脆弱的、易错的、属于土的人,但在他内有圣神居住。我们有时也错误地被教过教会有敌人,因此需要保护她:保护她免受相对主义、主观主义、世俗主义等等的影响,不过耶稣从来没有保护自己;同样,圣伯多禄和圣保禄也没有保护过自己。当我们内在有恶时:权势、金钱、失去优势的恐惧,我们有一部完整与敌人战斗的历史。
所以耶稣说:“有人打你的面颊,也把另一面转给他”的时候,是要我们超越敌人。在若望福音里耶稣也被打耳光,但祂使之无效: “我若说得不对,你指证哪里不对;若对,你为什么打我?”
耶稣邀请人们不要以暴还暴,否则它会增长,而后会一直不停地的增长。转过脸颊,或让人拿起外衣,或让自己被拖到法庭上的逻辑,意味着承认暴力,给它一个名称并与之“战斗”,如太阳战斗黑暗,使之逐渐被扩大的光明战胜。
我们要以修改我们的责任的私人空间,开始过改善的生活。唯有真福的人才能缔造和平,并能自然地插入在历史上和平的大进程里。有权势、特权、议政的人往往是和平的异物,而且几乎不自觉地会成为战争的盟友。
当我想要给非暴力取名字的时候,我说正义、差异的尊重、和平、共同利益。我说真福八端,它们是给独一无二真里取许多名字的词汇,耶稣是这真里的首位证人。耶稣是非暴力的证人,这个有许多名字的非暴力就是真福八端。
当一个人有权威、有公司、发号施令的职位时,或一个国家拥有资源时,不必用剑来保护它们。耶稣对彼拉多说:“假使我的国属于这世界,我的臣民早已反抗了”。用剑战斗是杀死,只能造成失败和没有任何胜利者的暴力。事实上我们的历史是一条血何,是因一个王国没有剑就不能支撑的原则之名而流出的。因此我们总在打仗。耶稣曾对圣伯多禄说:“把剑收入鞘内”,“不然总是最强、最暴力、最残忍、有更好武装的人有理“。
眼睛的那个暴力是首个暴力;我们为了和平而工作并缔造它,日复一日学着以圣神的眼睛看世界,知道洞悉时间的迹象。宿命论、不可上诉的判决只是些隐瞒脱身,躲避现实世界的方式。教宗却挑战我们:要“以和平缔造者的风格来建立社会、团体”。
我们今天也看得很清楚:战争的后果特别影响穷人。不过我们也看到福音讯息的力量,它不会被历史打败,总是能够有力地回响:“穷人是有福的,哀恸的人是有福的…”。穷人重拾希望,那么战争赤裸裸暴露出来,显示出它全然的荒谬和无用。我们在这个世代中有许多的战争,但也有许多没被军阀打败和消灭的希望。
那么让我们祈求和平的君王耶稣基督。教宗方济各正在努力地使此王权从康斯坦丁记忆的一切大氅和冠冕解脱出来,如此一来宛如肥沃的种子建立一个非暴力的世界,那里:“我们不需要炸弹与武器,不需要以毁灭带来和平,而只需要在一起,彼此相爱”(德肋撒修女,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中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