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AltriOcchi blog – 以不同的眼光看世界-博客

"C'è un solo modo di vedere le cose finché qualcuno non ci mostra come guardare con altri occhi" – "There is only one way to see things, until someone shows us how to look at them with different eyes" (Picasso) – "人观察事物的方式只有一种,除非有人让我们学会怎样以不同的眼光看世界" (毕加索)


Leave a comment

教宗方济各到法蒂玛圣母脚下朝圣

教宗坐的班机从罗马抵达法蒂玛。这是教宗方济各在意大利境外的第十九次牧灵访问。“我请大家与我一起,成为希望与和平的朝圣者,以你们祈祷的双手不断地扶持我的双手”。教宗向意大利总统这么写说:“在法蒂玛圣母显现一百周年之际,当我离开意大利去葡萄牙时,我向总统您恭敬地问候;当我将要接见朝圣者与特别是那些从全世界来到那圣母朝圣地寻找光荣与希望的病人的时候,我要祈求上主降福意大利全国,特别是那些身体与精神上有痛苦的人”。

当教宗方济各几天前接见了宗座葡萄牙公学司铎们,他表示了他这次朝圣的深刻原因:“我要给世界带来一个和平与希望的祝贺”。

image

昨天圣座国务卿伯多禄·帕罗林说:“法蒂玛圣母给了牧童们一个逆流而上的讯息”。当时我们正处在1917年战亂时期,谈论的话题就是仇恨、报仇、敌意和冲突,是教宗本笃十五世所说的“毫无意义的屠杀。相反圣母谈论的是爱,是宽恕,谈论牺牲自我和为他人奉献自己的能力”。

教宗从他降落的军事基地搭直升机到法蒂玛足球场,而后他成坐教宗的座车到圣母朝圣地,那里是这两天访问的重大事件的现场,巅峰事件是两位牧童方济各与雅钦大的封圣大典,他们是首次没殉道而成圣的儿童。今晚教宗要访问圣母显示现小堂,念完晚课之后他会要降福蜡烛和颂念玫瑰经。我们大家精神上也在法蒂玛。

罗马的古罗马广场木匠大圣若瑟教堂里也有奉献给“法蒂玛”圣母的小堂(请看以下的照片)。

在古罗马广场的这个虔诚朝拜的故事很特别。五十年代末基诺·布尔热西修士创立了一个使以法蒂玛圣母小雕像为中心的圣母活动。许多信友的诚心祈祷从圣母那里得到了很多恩典和奇迹,其中的一个小女孩,她的家庭跟教宗庇护十二世有朋友关系。教宗想看这个态像,赞成对它的敬礼,并希望把它留在木匠教堂里。小圣堂很简单,能有利于那个激发悔改的深刻祈祷的静默。在大圣若瑟身旁,法蒂玛圣母的存在协助人们恢复家庭范围的渴望信德与和平。

今天我们大家一同与教宗方济各在法蒂玛为全人类祈祷,祈求我们能用圣母玛利亚同样的母爱去爱教会的恩典,那母爱照耀人类生活的奇妙秘密,也就是和好的信仰。愿法蒂玛圣母显现百周年给大家再次带来希望。


Leave a comment

教宗在法蒂玛说:天主宽恕一切,恐惧不适合被爱的人

根据梵蒂冈正式的行程表,教宗今天下午抵达法蒂玛,并在显现小圣堂里祈祷之后,今晚他会回到有名的朝圣地,为了降福蜡烛和念玫瑰经。

教宗的朝圣在圣母显现给三牧童百周年的机会上举行–明天要被封圣的雅钦大与方济各–及路济亚修女,法蒂玛最后一位显现目击者,2005年97岁去世。当教宗到达朝圣地时,他再次在每年接待世界上数百万朝圣者的朝圣地小堂里,他心爱的小圣母态像面前静默地祈祷。那就是圣母在那遥远的1917年5月13日显现给三个纯朴小孩的同一个地方,而今日挤满了庞大的朝圣人群。

statua madonna fatima

接下来教宗主持了降福蜡烛礼仪,由合唱团的歌声伴随。朝圣地广场上充满了朝圣者,他们深夜络绎不绝地来到广场。“如果我们要做基督徒,我们就得做圣母的信徒”–这是教宗方济各在他致辞问候的开头时说的。据他来说,我们要认出把圣母与耶稣连接在一起的圣意联系,它打开引导我们去祂那里的道路。当我们在这被降福的地方,或其它所有地方公念玫瑰经的时候,“福音重新恢复每个人、每个家庭和世界生活中行走的道路”–教宗继续这么说。他邀请我们和“精神生活的导师”圣母一起作为朝圣者,她是第一个在十字架窄路上跟随基督的人,给我们立了榜样。

从任职教宗开始他就不断地提醒我们,劝诫我们“把慈悲放在审判之前”。但他明确地说明天主的慈悲并不否认正义,因为耶稣亲自承担把了我们的罪,祂在十字架上为我们做了赎价。这样–教宗继续说–在使我们与十字架相连的信仰内,我们从自己罪恶被解放了。所以我们要把所有害怕和恐惧的形式放在一边,因为它“不适合被爱的人”。教宗方济各再次强烈地提醒我们:“天主总是宽恕,祂宽恕一切”。牵着圣母玛利亚的手和在她的垂视下,我们能愉快地唱“天主的慈悲”,而且我们每个人能在上主内欢乐,为了祂对所有的圣人、全体人民,而且也临在我身上的慈悲。

pastorelli fatima

现在一个静默的人群在教宗刚降福的烛光下公念玫瑰经,随后圣座国务卿伯多禄 ·帕罗林枢机会主持弥撒。明天上午教宗将主持雅钦大与方济各的封圣大典。


Leave a comment

亚巴郎启程了,他不晓得要到哪里去

罗木兰

四旬期比其他时期更是一个有天主圣言邀请我们行走的时刻。这是一个“有力的时期”- 小时候我的副本堂神父Don Paolo这样提醒我们-许多年前他为我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个过将临期和四旬期的真正“日程表”,包含每日读经参照。这是因为他想给我们一个有用的工具,并想鼓励我们,要比礼仪年其他时间更有规律地接近圣经。

天主召唤我们去走的行程与圣召,对我们好像不总是直线的,反而有时要求我们做一个几乎“冒险的行动”。亚巴郎的经验一直打动了我,他离开时留下了一切和所有人,如希伯来书接下来表明的:“信仰”听从了天主,“背井离乡,不晓得要往哪里去”。这里涉及一个信仰旅程的基本面貌:信任天主。我们其中许多人不怀疑天主的存在,并相信耶稣基督是天主子、拯救者,来到世上为救赎我们,犹如我们也会经验到的复活的初果。但从信赖耶稣基督至无条件的信任,就有一个很大的跳跃。这经常是我们信仰的软肋–无条件地信任(和信赖)天主。该信任是自从祂降生为一个缺乏自卫力的婴儿、只有在圣母玛利亚与若瑟照顾和爱护下才能存活之时,天主给我们指出的。天主使自己先做出了一个信任人类的行为,首先创造人,而后降孕在圣母玛利亚的怀中,并信赖一个所为“和其他家庭一样的”家庭,而圣母玛利亚也信赖了天主,并履行了她被召叫的特殊圣召。她也不是没有经过黑暗和犹豫的时刻,有一些也出现在福音故事里。在我心中有一个很美的形象,是查尔斯•德•富高小姐妹会所画的(请看下面的图片)。圣母玛利亚抱着小耶稣,而祂不但不是“蜷卧”在母亲安适的怀抱里,而是伸出自己的膀子,好像要让想迎接祂的路人抱祂。这幅原始的“圣像”再次令我想起上主对人类给予信任的意思,甚至要为人、为我们所有的人和在一起的一切人奉献自己的生命。上主要求我们基督徒信赖祂,要求我们“没有看见”而相信祂。我们不只一次在生命中被要求实行这些信任行为。后来亚巴郎甚至被要求牺牲他儿子依撒格。其意义是,基督徒除了在生活上被召叫履行“小的、日常的”信任行为之外,在生活过程中也会有大的,很大的信任行为要履行。

Madonna-con-Bambino

圣人们是一个对天父之爱无条件信任的明镜,他们常是无论怎样都跟随耶稣,许多次在心灵上和具体的每日生活中度着黑暗的行程。对我来说,圣人是个大安慰,因为他们在生活的痛苦中显示,这些痛苦能以人性,或按照上主给我们的要求生活,因恩典的协助得以克服。

但我们看见,抄“近路”与黑暗的“上坡”之间选择的诱惑立刻出现在人的心中,甚至在最接近上主,而为祂奉献了一切,包括生命的人中。今天的福音接着读经一关于亚巴郎圣召的故事,讲述耶稣显圣容。上主、伯多禄、雅各伯与若望走上“一座高山”。当上主如在这种情况下准备什么特别的事物时,福音里经常写说,是在一般仇视与困难的情况或状况下启程的。好比在这情况下是上山;牧羊人的背景-是当时社会所弃绝的人- 或耶稣诞生时被黑落德王欺骗的贤士… 一但抵达目的地时,伯多禄就建议准备三个帐篷,只有他们留在那里。事实上为我而言伯多禄好像要说,“我们把一切丢在背后,抛弃世界与它的痛苦”。也许他也说:“我们三位来享受上主的陪伴罢”。我自己很多次经验过或见到受过了这诱惑的一些人。用比较接近我们或也许更有效的话来说,就是“抛掉一切”;在我们本堂的团体、活动组织中“抓紧”信仰,远离“不认识”或更糟“拒绝”上主的世界…圣言礼仪为梵二大公会议明智地“装配”,在这些读经里对我们说不但不要停下来,而且要行走–就像亚巴郎一样,并引用耶稣在今天福音里所说的话“起来,别怕”–,我们享受了耶稣的光照之后,要把这光带到世界里,以照耀我们生活中许多次要走上的那些黑暗行程。基督徒的圣召不是一起活在一个帐篷里面,而是–如教宗方济各会说–打开帐篷的门,给世界带去耶稣,使想要耶稣的人进去。

愿这个四旬期,我一直认为是信仰行程中的一个吉祥礼物,能协助我们越来越能滋养我们信仰的小油灯,我们因复活的承诺,还未失望的对天主信赖的小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