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AltriOcchi blog – 以不同的眼光看世界-博客

"C'è un solo modo di vedere le cose finché qualcuno non ci mostra come guardare con altri occhi" – "There is only one way to see things, until someone shows us how to look at them with different eyes" (Picasso) – "人观察事物的方式只有一种,除非有人让我们学会怎样以不同的眼光看世界" (毕加索)


Leave a comment

四旬期第二主日:耶稣显圣容

施省三 神父

主内的兄弟姐妹们:

我们刚才聆听的是《圣路加福音》记载的耶稣显圣容的故事。这部福音和其他两部《对照福音》一样也提到梅瑟和厄里亚以及从天上传来的声音。梅瑟代表《旧约》的第一部分:《法律》;厄里亚代表《旧约》的第二部分:《先知》。《法律》和《先知》共同出现,表示全部《旧约》都为耶稣作证:证实有关耶稣受难的事迹。那就是:后来,耶稣死而复活后,责备他的门徒说的“哎!无知的人哪!为信先知们所说的一切话,你们的心竞是这般迟钝!默西亚不是必须受这些苦难,才进入他的光荣吗?”那句话所启示的道理。

A5DCC2DA-43B4-4D14-B598-49463F776D5C.jpeg

但是,在三部《对照福音》中,只有《圣路加福音》用了“光耀”一词来描述耶稣的圣容。光耀就是光荣,在圣经中,它有丰富和特殊的意义。本主日弥撒中的两篇读经也在不同的意义下,谈到了光荣。在第一篇读经中,天主的光荣显现在太阳西沈后令人害怕的黑暗中,又显现在那从亚巴郎摆设好了的两行肉块中间经过的冒烟的火炉和燃烧的火炬上。在第二篇读经二里,圣保禄宗徒谈基督信徒的肉身复活,说那时他将相似基督的光荣。

这样说来,主内的兄弟姐妹们,我以为:本主日的弥撒礼仪对今日在我们国内的天主教会而言,有两个宝贵的信息。

一个是消极,一个积极的讯息。消极的,是不必和世俗社会“计较”或“对抗”。积极的,是并不因为受到委屈而灰心。

因为教会,如同默西亚,耶稣,也必须受些苦难,才进入它的光荣的。

基督我们赞美你。亚孟。


Leave a comment

活出祈祷的幅度

丙年四旬期第二主日福音默想

 鱼方济神父

 本主日福音给我们讲耶稣显圣容的故事。福音里写说,耶稣登山祈祷,而“正当他祈祷时,他的面容改变了”(路 九,29)。

img1

祈祷改变生活,使人越过面纱、越过眼泪深入地洞察事理;祈祷可擦干眼泪,使脸面带笑容,容貌的改变,是因为与天主有密切的关系,倾听祂,并与祂进行对话。虽然有时祈祷曾经导致迷信和魔术,但古人知道祈祷的重要性。古代的人是个有深刻精神修养的人。而现代的人经常是个只会计划的人;他计划好时间与地点,但不再祈祷。我们都必须小心,不要从我们的生活中除去在我们信仰之前我们本性上的基本幅度。

祈祷是美妙的,“在这里真好”圣伯多禄这么说(路 九,33)。我们必须找回信仰、祈祷和福音耶稣喜讯的美妙。我们要恢复灵修、超性和末世学的信仰幅度。一个沦为道德注意痴迷的基督信仰不是真实的,它不从内部改变我们,也不在外表改变我们的容貌,它不使我们走向基督内救赎的道路上,且经常与当时的权势结盟,使门徒们沦为一个主人的愚蠢仆人。

而且本主日福音跟在耶稣受难的首次宣告之后。人子必须要受很多苦,被弃绝和被杀死。这经常也是所有基督信徒冒的险。生活上不缺少漫长的黑暗时刻;但上主邀请我们注视祂:“你们瞻仰祂,要喜形于色”(圣咏33)。耶稣显圣容不光是天主光荣奥秘的预告,而且也是我们日常的肯定,天主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尤其是在伤心、黑暗和痛苦的时候。

耶稣揭示了一个新的信仰重心,也就是人类状况的神秘、与黑暗。天主即将藏在一个死亡旅程的痛苦、黑暗中;耶稣将被判处死刑。天主耶稣基督的奥秘就是藏在人类的痛苦状况中。那里我们必须居住,那里我们会找到光明。

 让我们重新发现祈祷的幅度,不仅有如在静默中、在默观天主中、在圣言的默想中停留的时刻,而恰恰有如心里的状态、有如我们生活的内在空间。这尤其是这四旬期的一个邀请,让我们在此期间默观耶稣死而复活的奥秘。


Leave a comment

眼光和话语

丙年常年期第七主日福音的默想(德 二十七,5-8  圣咏91  格前15,54-58  路 六,39-45)

鱼方济圣父

 眾人的眼睛都注視著他。路加圣史在福音里这样描写耶稣回到纳匝肋,祂在刚宣读依撒意亚先知书卷中的圣言之后所发生的事。

我们从福音里知道耶稣多次想要看祂旅程上所遇到的人;匝凱、犯姦淫的婦人、拉匝祿,还有许多其他人。同样人家也想要看耶稣。说到底基督信徒的生活就是这些眼光的结果。天主与人类相互寻找对方。

仅注视自己,不是基督徒生活;首先看自己的罪过,而不看别人的罪过,不是基督徒生活;光看规范与规则,也不是基督徒生活。

 福音召唤我们去克服公正和不公正、罪过和道德之间轻易的对立。比如慈爱的父亲比喻中的长子也是个罪人。他做了什么?他什么也没做!他没有懂得爱情罢了。他不懂爱情,而以自己的眼光怀疑地看待一切及所有的人;我们还记得当时经师和法利塞人向耶稣窃窃私议,因为他们“看到”耶稣和罪人一起用餐。首先正是眼光的暴力;我们经常每天要学习以天父慈悲的眼光来看世界。自创世之初,天主便看到了人,祂认为很好!

天主不看我们的成果或我们的过失,而首先看到我们的需要。我们大家必须经常恢复一个看我们自己和其他人的积极眼光,为使我们按照天主的肖像和模样成长。在我们日久的灰尘下,隐藏在我们内心的某些角落里,有一个我们要用圣神的油灯寻找的珍贵宝藏。

除了眼光之外,我们还需要充满圣神的心语。

不是我们的言语或形象的美丽,不是我们结构的重要性,而是我们内心的良善能改善自己和其他人。我们听到:“善人從自己心中的善庫發出善來,惡人從惡庫中發出惡來,因為心裡充滿什麼,口裡就說什麼”(路 六,45)证实我们接受福音的标准不是教义、法律的遵守,而是结出的果实。在玛窦福音第25章里描写的最终公审判中,天主将显示生活的奥秘,我们会被问到这些果实,即今天许多人定睛看着我们和伸出双手等待我们为了满足他们对面包和尊严的渴望的果实。

我们作为基督徒蒙召去省察内心深处,尤其是被生活伤害过的那些心灵。德尔图良证明初期基督信徒认真对待福音,以至于外邦人羡慕地呼喊说:“看他们是如何相亲相爱!”(护教篇39)

我们作为基督徒蒙召去宣讲的不是胜利的话语,而是拯救的话语。只有这些最终的话语才会结出许多果实来。


Leave a comment

按照祂的话再次撒网

丙年常年期第五主日的默想,路加福音(五,1-11

方济神父

在本主日的福音里,圣史路加给我们讲了一个捕鱼的奇迹故事,发生在耶稣公开生活的开始,建立首批门徒的时候。

ImgOmelia_10feb

老师,我们已整夜劳苦,毫无所获”圣伯多禄这么说。圣经给我们讲了多少夜晚,在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日子里有多少夜晚;在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家庭里有多少弱点。这是自然的弱点,一个首先被罪过的奥秘所腐蚀,而后受外部变化影响(相对主义,主观主义等)的本性。我在告解亭里看得很清楚。

耶稣懂得这一切,并不判断我们;祂要求我们再次撒网,继续生活与希望。这次渔网装满了,因为按照上主的圣言撒了网,即便是荒谬的在白天捕鱼,即便你心里已不再相信了,即便有时家庭过不下去了,因为教宗方济各说,家庭不是一个要保护的原则,而是一个由恩典协助伴随的“大探险”。

谁也不要害怕,曙光总会再现,那里不可预料捕鱼的惊愕要笼罩着你,使你产生热情,正如那天圣伯多禄与那些和他一起的人们一样。

若望福音也讲这个捕鱼奇迹的故事,但把它放在耶稣刚去世之后的数小时内,那时宗徒失望与消沉地恢复他们的日常工作。

我们在加里肋亚的提庇黎雅海边;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知道要做什么,说什么,气氛沉重。圣伯多禄率先把自己和其他人从尴尬中解脱出来,他说:“我去打鱼”,这样,之前的生活似乎重新开始了:“但那一夜什么也没有捕到”(若  二十一,3。复活了的耶稣显现给他们,祂在这里命令他们再次撒网:“向船右边撒网,就会捕到。”他们便撒下网去,因为鱼太多,竟不能拉上网来“(若  二十一,6

复活了的耶稣的圣言是我们行为有效力的保证:它是照耀我们犹豫步伐的明灯,是在我们跌倒时为抓住我们而伸出的手。

我们有这谦虚的信仰,就能像依撒意亚先知一样说:“请派遣我”。请你在日常生活中陪伴我,不是为说服别人改变宗教信仰,而是为见证复活的上主存在我们当中。

天主被传播,只因祂自我存在。或是存在于宣布祂的人的生活中,或者如梵二大公会议提醒我们的,会产生无神论:“有信仰的人对无神论的产生可能负有不小责任。信友因 了忽视信仰教育,因对教义所做虚妄的诠解,或因自身在宗教、道德及社会生活 上的缺陷,不仅未将天主及宗教的真面目予以揭示,反而加以掩蔽。”(喜乐与期望  第一章,19节)。

教宗方济各经常提醒说,天主是通过感染而传播的。


Leave a comment

亚巴郎启程了,他不晓得要到哪里去

罗木兰

四旬期比其他时期更是一个有天主圣言邀请我们行走的时刻。这是一个“有力的时期”- 小时候我的副本堂神父Don Paolo这样提醒我们-许多年前他为我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个过将临期和四旬期的真正“日程表”,包含每日读经参照。这是因为他想给我们一个有用的工具,并想鼓励我们,要比礼仪年其他时间更有规律地接近圣经。

天主召唤我们去走的行程与圣召,对我们好像不总是直线的,反而有时要求我们做一个几乎“冒险的行动”。亚巴郎的经验一直打动了我,他离开时留下了一切和所有人,如希伯来书接下来表明的:“信仰”听从了天主,“背井离乡,不晓得要往哪里去”。这里涉及一个信仰旅程的基本面貌:信任天主。我们其中许多人不怀疑天主的存在,并相信耶稣基督是天主子、拯救者,来到世上为救赎我们,犹如我们也会经验到的复活的初果。但从信赖耶稣基督至无条件的信任,就有一个很大的跳跃。这经常是我们信仰的软肋–无条件地信任(和信赖)天主。该信任是自从祂降生为一个缺乏自卫力的婴儿、只有在圣母玛利亚与若瑟照顾和爱护下才能存活之时,天主给我们指出的。天主使自己先做出了一个信任人类的行为,首先创造人,而后降孕在圣母玛利亚的怀中,并信赖一个所为“和其他家庭一样的”家庭,而圣母玛利亚也信赖了天主,并履行了她被召叫的特殊圣召。她也不是没有经过黑暗和犹豫的时刻,有一些也出现在福音故事里。在我心中有一个很美的形象,是查尔斯•德•富高小姐妹会所画的(请看下面的图片)。圣母玛利亚抱着小耶稣,而祂不但不是“蜷卧”在母亲安适的怀抱里,而是伸出自己的膀子,好像要让想迎接祂的路人抱祂。这幅原始的“圣像”再次令我想起上主对人类给予信任的意思,甚至要为人、为我们所有的人和在一起的一切人奉献自己的生命。上主要求我们基督徒信赖祂,要求我们“没有看见”而相信祂。我们不只一次在生命中被要求实行这些信任行为。后来亚巴郎甚至被要求牺牲他儿子依撒格。其意义是,基督徒除了在生活上被召叫履行“小的、日常的”信任行为之外,在生活过程中也会有大的,很大的信任行为要履行。

Madonna-con-Bambino

圣人们是一个对天父之爱无条件信任的明镜,他们常是无论怎样都跟随耶稣,许多次在心灵上和具体的每日生活中度着黑暗的行程。对我来说,圣人是个大安慰,因为他们在生活的痛苦中显示,这些痛苦能以人性,或按照上主给我们的要求生活,因恩典的协助得以克服。

但我们看见,抄“近路”与黑暗的“上坡”之间选择的诱惑立刻出现在人的心中,甚至在最接近上主,而为祂奉献了一切,包括生命的人中。今天的福音接着读经一关于亚巴郎圣召的故事,讲述耶稣显圣容。上主、伯多禄、雅各伯与若望走上“一座高山”。当上主如在这种情况下准备什么特别的事物时,福音里经常写说,是在一般仇视与困难的情况或状况下启程的。好比在这情况下是上山;牧羊人的背景-是当时社会所弃绝的人- 或耶稣诞生时被黑落德王欺骗的贤士… 一但抵达目的地时,伯多禄就建议准备三个帐篷,只有他们留在那里。事实上为我而言伯多禄好像要说,“我们把一切丢在背后,抛弃世界与它的痛苦”。也许他也说:“我们三位来享受上主的陪伴罢”。我自己很多次经验过或见到受过了这诱惑的一些人。用比较接近我们或也许更有效的话来说,就是“抛掉一切”;在我们本堂的团体、活动组织中“抓紧”信仰,远离“不认识”或更糟“拒绝”上主的世界…圣言礼仪为梵二大公会议明智地“装配”,在这些读经里对我们说不但不要停下来,而且要行走–就像亚巴郎一样,并引用耶稣在今天福音里所说的话“起来,别怕”–,我们享受了耶稣的光照之后,要把这光带到世界里,以照耀我们生活中许多次要走上的那些黑暗行程。基督徒的圣召不是一起活在一个帐篷里面,而是–如教宗方济各会说–打开帐篷的门,给世界带去耶稣,使想要耶稣的人进去。

愿这个四旬期,我一直认为是信仰行程中的一个吉祥礼物,能协助我们越来越能滋养我们信仰的小油灯,我们因复活的承诺,还未失望的对天主信赖的小油灯。


Leave a comment

没有子女和兄弟的参与就没有庆典

四旬期第四主日讲道

于方济神父

天主降福正直的人,也降福不正直的人;祂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但是,祂也会把特殊的照顾赐予迷路之羊、被弃的石头和荡子。作为基督徒,作为天主子民的牧者,我们应该把这些事实牢记在心,它们会让人意识到我们总是需要不断的皈依。

主耶稣给我们见证了天主的父爱,是祂派遣了自己的儿子,以爱的标准重建了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也有迷路之羊、被弃的石头和荡子,他们都需要天父的照顾、关心和慈悲。在耶稣会的斯帕达罗(Spadaro)神父最近编辑的一本书中,教宗方济各回答一个孩子的问题时说到,天主是一位渴望所有人都能得救的父亲。

这个四旬期主日的福音再次让我们聆听著名的荡子回头比喻。悔改的意思不是让人成为荡子:而是让人克服存在于两个儿子身上,德行和罪过,以及内心和外表之间的对立,总之,要以爱来克服这一切。面对这种对立,只有那些有圣德的人才会超越自我,去与那个离开父亲,挥霍完所有财产的荡子相遇。在今天弥撒的读经二当中,圣保禄给我们解释的非常清楚:“所以谁若在基督内,他就是一个新受造物,旧的已成过去,看,都成了新的。这一切都是出于天主,他曾借基督使我们与他自己和好,并将这和好的职务赐给了我们:这就是说:天主在基督内使世界与自己和好,不再追究他们的过犯,且将和好的话放在我们的口中”。天主宽恕了我们,并使我们与他重新和好。因此,祂在期待我们去宽恕他人,这也应该成为我们自己的期望。圣保禄甚至把它称为是天主交托给我们每一个人“使命”。

为什么会这样理解悔改?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因。首先,我们每个人都同时处于福音中所提到的两个儿子的境遇中,任何人都不能幻想只有自己生活在圣德的境界中。第二个原因在于儿子的身份,这种身份不是来自个人的功德,但它确是一个事实,我们基督徒也相信这是天主白白的恩赐。因着祂的仁慈,我们都成了祂的子女。

第三个原因应该推动我们去接纳荡子,以及那些犯了错的人,原因很简单,因为耶稣这样做了。不是服从(尤其是形式上的)天主(常被误认为是主人)使人成为基督徒,而是相似耶稣,祂是仁慈的天父为了拯救我们而派遣到世上来的;衡量基督徒特质的不是诫命,而是真福八端。

让我们学会理解和接纳那些迷失的人。我们需要有勇气面对我们所谓的“德行”中的法利塞的自以为是和宗派的弊端,为了能够让人与人之间的兄弟友爱更加深入,我们需要以和好作为基础,就如圣保禄一样,从一个大罪人一变而成为外邦人的宗徒,这样的经验会鼓励我们去继续努力。

只是与罪人一起吃饭,然后就回到自己家里,这样做远远不够;只把福音当做行为的奇怪礼仪准则也不够:因为这是伪善。我们必须消除和好之路上的一切一切障碍,让天父之家真正成为每一个人的家,在那里没有一个人被丢弃。

荡子需要悔改修德行,而长子需要学习父亲的仁慈。天父希望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永远都不要停止这两种悔改。如果缺少了这些子女和兄弟中的任何一个,在天上和地下都不能举行庆典。